今年车圈最神的营销,恐怕除了小米汽车YU7卖爆破纪录之外,还要添上一笔,那就是保时捷的神级回复。
故事得从一个热门视频说起,画面中,一个背包男生站在展台前,静静欣赏眼前的保时捷911,配文是“那么近,又那么远”。
这句话瞬间戳中无数普通人的心,毕竟保时捷911对大多数人来说,确实是“看得见摸不着”的梦想之车。
然而,保时捷官方竟然在评论区现身,并留下一句神回复:“当男孩看上了一台跑车,这台跑车也看好这位男孩。”
它用“互相看好”拉近了品牌与普通人的距离,让豪车不再是冰冷的奢侈品,而是一个“等待知己”的伙伴。
而保时捷则反其道而行之,传递出一种平权的理念,让大家觉得,无论贫富,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,都值得被尊重。它不划分阶级,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,而是强调平权,用“互相欣赏”传递温暖,让用户感觉被尊重。
这一对比,高下立判,保时捷凭借这一句回复,成功收获了一大波路人粉,不少网友直呼:“就冲这文案,以后有钱了一定买保时捷!”
或许他曾经每天在拥挤的地铁里被挤得喘不过气,为了拿下一个项目熬夜加班,吃着最便宜的外卖,省吃俭用就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。那辆旧车,见证了他的风里来雨里去,是他在无人问津日子里最忠实的伙伴,陪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为生活拼搏的日夜。
而保时捷官方 “然而你交出了满分答卷” 的回复,就像是为他这段奋斗历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,同时又开启了新的篇章。
它肯定了车主多年的努力和付出,把买保时捷这件事,从单纯的物质消费,变成了对奋斗者的认可和褒奖,又升华了提车的高光时刻。
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共情力,让网友觉得,保时捷卖的不是车,是对你整个青春的颁奖词。仿佛在说:“你的努力,我都看到了。”
月薪六千的人,在大城市里可能要为房租、生活开销发愁,买一辆心仪的汽车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。
小米没有鼓吹消费主义,没有让消费者为了追求一辆车而背负沉重的债务,而是给出了 “量力而行,小米是生活的点缀,不是未来的枷锁” 这样的回复,这是站在消费者角度的贴心考量,主张理性购买,让人好感倍增。
它传递出的信息是:消费应该是让生活变得更好,而不是成为生活的负担,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买车可以是梦想,但不能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代价。
无论是保时捷对车主奋斗历程的肯定,还是小米对消费者经济状况的体谅,都体现了品牌在营销中的人文关怀。
不得不说,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,保时捷和小米的这些神回复,用恰到好处的语言,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,让品牌不再是冰冷的商业符号,而是充满温度和情感的伙伴,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文案在品牌营销中的巨大魅力。
今年2月,小米SU7 Ultra以2分09秒944的成绩,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,成为上海国际赛车场最速量产车。
“恭喜小米汽车新圈速。此刻,点赞中国制造,也致敬所有心怀梦想的挑战者和探索者。 ‘生于赛道,驰于公路’是保时捷不变的信条。自356诞生的七十余年来,每次向技术极限的挑战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。让我们在下一个‘赛道’再见!”
这句文案的高明之处在于,不贬低对手,反而升华主题:保时捷没有纠结输赢,而是把话题拉到“中国制造”和“行业进步”的高度,格局直接拉满。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
强调品牌底蕴:“生于赛道”四个字,既点明了自己的赛道基因,又暗示“一时的胜负不影响长期地位”。
小米SU7因外观酷似保时捷Taycan,被网友戏称“米时捷”。面对抄袭争议,保时捷高管高情商回应:“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。”
这句回应堪称高情商典范,既没有直接指责小米,给对方留足了面子,避免了一场可能的舆论风波和品牌之间的正面冲突,又巧妙地暗示了自己在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独特性。
在设计领域,相似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可能会在不同品牌的产品中出现,保时捷的回应承认了这种创意碰撞的可能性,同时也强调了自己设计的经典性和难以超越性。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
另一句“生于赛道,不敛锋芒”,则把技术自信写成了“贵族宣言”,同样彰显保时捷在跑车赛道上的极致驾驶体验和赛车行业领先地位。
两者互动创造了“神仙打架”的爽剧感,用户既爱看技术对决,更爱看“英雄惜英雄”的戏码。保时捷捧小米,反而巩固了自己行业标杆的地位。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
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,MLTY.COM-米乐(中国区)品牌之间的竞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价格,营销手段的创新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变得愈发重要。
保时捷用它的格局和情商,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豪华品牌应有的风度和担当,它让消费者感受到,保时捷不仅仅是一辆车,更是一种梦想的象征,一种对奋斗者的认可 。
小米则以其贴近消费者的姿态,用温暖、理性的语言,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,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科技品牌的人文情怀。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消费者早已厌倦了硬广和口号。真正能打动人的,永远是那些有温度、有格局的文案。